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到2025年将基本形成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针对房地产领域的公共服务内容,《规划》在“住房保障”和“积极推动改善住房条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公租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三项作为“住房保障”的重要内容,被列入“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一项。另外,《规划》明确了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政策,主要包括四个领域,即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老旧小区改造和住房公积金。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公租房保障、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是当前需要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和紧迫领域。其中公租房方面将落实应保尽保的工作目标,而棚改方面将继续稳步推进改造工作,对于农村危房来说,则要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安全落实应保尽保。这三个领域分别对应了不同的住房群体,有助于明确住房建设的基本工作要求。

让新市民、青年人住有所居也是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规划》提出,针对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要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

严跃进表示,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问题,共有产权住房主要解决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住房问题,老旧小区改造侧重于配套和设施的完善,公积金则强调在租购领域的保障,这四个领域也是后续各级政府需要积极关注的内容。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负责人潘伟在解读《“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时表示,要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务等政策支持力度,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预计可帮助约1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继续做好公租房保障,因地制宜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记者孙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