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洗衣凝珠凭借高颜值、高功效及便于使用“爆火”。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平台洗衣凝珠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32%。同时,与产品销量迅速增长相伴而来的并不都是乐观的数字,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儿童误食洗衣凝珠风险。儿童为什么会误食?是产品设计、行业标准的问题,还是家长疏于孩子看护的问题?

近期,在《洗衣凝珠》行业标准宣贯会上,业内专家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读,并在防范措施、提升产品安全系数等方面提出了不少解决之道。

儿童误食事件已有发生

儿童误食洗衣凝珠事件并不鲜见。有媒体报道,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曾接诊过一名误食洗衣凝珠的儿童。孩子在家玩耍时把洗衣凝珠当作食物放入嘴中吞食,随后,孩子开始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被及时送至医院治疗后脱离生命危险。

记者检索发现,惠阳、德州、威海等多地医院都有类似接诊病例。

那么,为何会出现儿童误食的情况?

“洗衣凝珠颜色鲜艳、晶莹剔透,形状大小从表面上看也与果冻相似,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对孩子来说,洗衣凝珠产品“秀色可餐”。另外,据毒理学家王莹博士介绍,与传统洗涤剂品类相比,洗衣凝珠更易发生意外暴露,不良反应频率更高。全球多个国家发生意外暴露事件主要为3岁以下儿童,以经口暴露为主。业内专家指出,目前产品规格不一,有些企业将凝珠越做越小,存在儿童误食的安全隐患。

有消费者提出,企业为何不通过改变洗衣凝珠的外形、颜色等方式,降低孩子的关注度,做到能与食物明显区分呢?

降低产品对儿童吸引力

按照消费者提出的问题,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工业赵历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凝珠的生产厂家也曾研究过是否有其他的产品外观设计可以降低凝珠对于儿童的吸引力。2018年,宝洁公司发表过一篇文章,对不同的凝珠颜色、形状对幼童的产生吸引力的区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颜色、不同色彩、不同的形状(单腔或多腔的凝珠)对儿童最后的抓取行为影响相当。所以到现在为止,国际上的大多数企业多用改变包装形式来降低儿童误食的风险,而不是改变凝珠的颜色或者外形。这些数据都在提醒我们,减少儿童接触凝珠的可能性是降低伤害的有效途径,比如把凝珠放置在儿童不容易接触到的地方、提供可靠的包装设计等。

记者在商超及电商平台观察发现,目前正规渠道购买的洗衣凝珠产品多使用“不透明外包装+儿童锁”设计,降低产品对儿童的吸引力,让儿童“看不见”“摸不着”。此外,包装外还贴有醒目的“远离儿童”警示标识。值得一提的是,为方便消费者检查产品完整性,直立包装袋产品包装底部仍保留一定透明区域。

从源头杜绝误食发生

去年12月底,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发布轻工行业标准《洗衣凝珠》QB/T5658-2021(以下简称《标准》)。宝洁、威莱、浪奇等集团的多位专家解读了旗下产品针对儿童误食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多企业从误食事件发生前、中、后多点发力,解决特殊群体安全隐患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规定在产品外膜中加入苦味剂。专家指出,作为苦味剂的苯甲地那铵物质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0.003%时便“苦到令人难以忍受”。宝洁公司全球产品管理部王莹博士在行业标准宣贯会上介绍,为保证安全性,洗衣凝珠产品对于外膜溶解时间、机械抗压强度也有很高要求。外膜过短的溶解速度,会导致儿童将凝珠吞入口中后,由于唾液作用使得凝珠外膜溶化内容物的泄漏,《标准》规定25秒以上的静置破膜时间尽可能减缓了凝珠内容物泄漏的速度。相关论文指出,学龄前儿童平均咬合力小于260N,《标准》将产品的抗压强度设定在300N以上有效预防咬合破膜风险安全。(记者 刘 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