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爆款的热度达到沸点,这些聚光灯下产品的收益也是让人关注。不管是从基金经理策略的持续性角度,还是“大象”基金很难重点配置小盘股的维度,密集成立的新基金继续选择抱团是大概率事件。

高估行业“抱团”可能正在面临解散

基金抱团的情况在2020年特殊的结构性行情当中,有一定的合理性基础,但是抱团到后期随着被抱团领域的估值升高,以及大量非理性投机性资金加入,其合理性的成分逐步下降,基金抱团的情况必然走向解散。去年的行情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医药股,疫情利好叠加资金放松,使得上半年医药股获得公募在内的机构大幅增持。

当医药板块估值到达三季度高位后,公募整体开始减持医药,而根据四季报数据,这一趋势还在持续,在持仓占比超过1%的个股中仅有通策医疗(600763)、迈瑞医疗(300760)和药明康德(603259)三只医药股;前期被权益基金集中持有的恒瑞医药(600276)、长春高新(000661)投资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同样还有光伏板块,前期抱团比例较高的隆基股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均被较大比例减持。银华互联网主题四季度将光伏板块个股悉数移出重仓股名单,转而布局于经过前期的调整,处于低估状态的部分科技板块和制造业板块,四季度基金在电子硬件、军工等板块积极操作,主要布局的上机数控(603185)、科沃斯(603486)、杉杉股份(600884)等个股单季度均收获了70%以上的涨幅。

四季度权益基金对于传统金融、周期大盘低估个股也开始重新布局。其中一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是2020年度涨幅达到120.78%的工银战略新兴产业,基金的股票投资发生了明显的调整,前三季度基金整体风格偏中小盘,在新能源、传媒、汽车等行业有明显超配,四季度持仓结构趋于均衡,前十大重仓股中大幅增配中国平安、新进中国建筑等估值相对较低的公司,两只个股位列前十大重仓前两位,持仓占比分别达到7.53%和6.91%。

高质量成长个股仍是“抱团”核心

基金的一波强力抱团始于2020年7月份短期大涨之后,前期累计涨幅较大的医药和科技两大板块个股逐渐进入下行通道,而周期性行业更是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市场当中存量资金可去的地方太少,同时这部分资金又不愿意暂时离场等下一个机会,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选择在有一定业绩支撑、知名度也比较高的领域当中抱团。

近几年在增量资金及优良业绩形成的正循环下机构定价权逐渐提升,国内外复杂多变的政策、经济环境使得这部分资金更愿意给确定性以溢价,政策明朗的行业、成长空间广阔的赛道、具备长期竞争优势的个股更受关注,根据四季报,白酒还是权益基金扎堆的细分行业,除了传统的龙头,渠道调整逐步落地、产品升级初见成效的洋河股份(002304)也获得大比例增持。

大部分基金经理还是贯彻着自下而上选股的投资策略,在消费、医药以及科技等板块中,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单一市场环境下,配以企业家精神,是诞生伟大公司的土壤,白酒、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龙头虽然估值偏高,但是不能简单用抱团或泡沫一词概括。随着监管的有效治理和逐步推进注册制改革,近年上市公司的品质明显改善,价值投资和优质公司日益得到重视,好公司就应该享受比绩差股更高的估值。

而对于科技股,虽然四季度公募对于科技类成长股整体布局意愿还在边际减弱,但前期重仓位于前列的个股如立讯精密(002475)、华测检测(300012)都出现了获利了结的现象。安防龙头,海康威视(002415)反而重回机构视野,虽然根据其三季报,2020年公司的成长性放缓,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20.21亿元,较上年同期仅上涨5.48%,但同业公司大华股份(002236)的营收规模较上年同期收缩1.59%,同时海康分拆子公司上市,AI、大数据等技术转型,公司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无论在渠道积累还是解决方案能力等领先同行,因此头部基金公司的产品在四季度大幅增持。

由此可见,虽然行业层面的抱团可能随着细分板块的阶段估值情况出现松动,但是在大多数基金经理的投研方法论里,空间大且真正具备成长力的公司才是标的选择的决定力量,并且会伴随优质企业成长,用更长期视角看待企业价值,获取企业成长红利,从这个维度看,高质量成长的个股的阶段“抱团”并不会结束。

(本文已刊发于1月23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