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截至9月13日,央行更新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事项变更许可信息公示显示,央行同意北京滴滴支付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滴滴支付”)增加注册资本至4亿元。这已是滴滴支付第二次增资,此前2021年滴滴支付的注册资本曾由1亿元增至3亿元。

有知情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滴滴支付增资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增资可以更好地为开展业务提供更多资本金支持。”

在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研究员王蓬博看来,滴滴支付增资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第一,为满足与业务规模相应的资本金比例需要;第二,为其供应链金融产品的开发提前储备资金。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滴滴支付增资是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夯实资本实力的一个典型缩影,一方面能够强化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强化业务扩张,使得业务布局、业务范围等在充足资金的加持下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事实上,滴滴支付增资并非行内个例。经记者梳理,除了滴滴支付,年内已有多家支付机构完成增资。比如,此前央行曾批复同意贝宝支付(北京)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至45.2亿元;另据天眼查显示,2023年7月份,湖南潇湘支付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3亿元增加至2亿元。

对于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增资原因,王蓬博表示,一方面为自身业务发展需要;另一方面,《非银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若累计亏损超过其注册资本的50%,央行可以根据审慎监管原则暂停其部分或者全部支付业务直至吊销其支付业务许可证,因此一些机构也可能因此规定而补充注册资本金。

对于支付机构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如何突围?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表示:“对于大多数集团公司而言,支付更多起到的是链接的作用,形成资金、信息、数据的完整,保证支付行为的合规性,并一定程度降低支付的成本,是集团企业生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对于独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而言,拓展场景和接入商户是重点,但在供给十分充足的情况下,增长面临重重困境。除此之外,多元化也是支付公司可以考虑突围的方向之一。支付公司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基于此可以在金融科技等方向扩大优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