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网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郝少英)3月1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自治区旱作农业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完成的科技成果“北方农牧交错区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技术及应用”,解决了作物产量低且不稳定的技术难题。

据了解,中国旱作耕地面积占到全国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产出粮食总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5%以上,旱作农业日益成为我国农业种植的主体方式,占据重要战略地位。北方农牧交错区横跨内蒙古、甘肃、山西、辽宁等9个省(区)的106个县(市),属于生态脆弱带和生态敏感带,其中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4,是我国北方防止土地荒漠化的第二道屏障,也是旱作农区的主体和重要商品粮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为实验室的依托单位,联合了中国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部分盟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及农科院所等单位,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自治区科技计划、自治区自然基金、自治区财政推广和成果转化等项目支持下,开展了近10年的多点位田间试验与技术示范的研究。”实验室主任赵沛义介绍,科研团队采用不同方式将旱作农田水肥高效利用、土壤生态培肥等技术有效集成,研发了适水保墒种植、限量补灌增效、促控高效施肥、秸秆促腐还田四大技术体系,集成了区域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模式,为区域生态建设和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赵沛义介绍,科研团队通过长期研究,创新了旱作农田前期控氮补磷钾和后期补氮、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腐解菌与粪肥促腐秸秆还田等技术,解决了旱作区养分供需不平衡、肥料和秸秆利用率低的技术难题。并创建了适宜阴山北麓、黄土高原、燕山丘陵和大兴安岭沿麓旱作农田绿色种植与丰产增效技术模式。

据了解,该技术模式已在内蒙古、甘肃和辽宁等典型的旱作区推广应用,仅2021-2022年推广面积就达1850万亩,新增效益近38亿元、降水利用效率提高了42.5%、作物水分利用率提升了13.8%、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5%、主要作物增产10%-15%,实现了旱作区地力、水肥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的协同提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