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农人参访厦门集美两岸特色网红打卡点“月老办事处”,并参与互动。


(相关资料图)

“我们平时主要在厦门集美做乡建乡创工作,这次论坛让我们认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新农人,见识到许多从未接触过的农产品。关于如何发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大家通过观点的激荡碰撞,互相学到了很多。这种交流很有意义。”厦门青青之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执行长、台青吴炳璋说。

以“讲好乡村故事、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23两岸新农人乡建乡创发展论坛近日在厦门举办。两岸学者、农创人相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推进乡村振兴。

携手共创繁荣未来

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论坛致辞时表示,希望两岸同胞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乡村科技升级、特色产业发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等方面有更大发展,期待两岸民众多见面、多交流,更好了解彼此、理解彼此、支持彼此。

福建漳平台品樱花茶园董事长、台胞谢东庆是2022年度“三农人物”,也是该奖颁发18年来首度获此荣誉的台胞。“今年是我来大陆的第27个年头了。早期过来的台农年龄都比较大了,需要二代三代接手,这些年轻人懂得新媒体,也有前瞻性思维,可以帮助产业更好地发展。”谢东庆说,“大陆市场非常大,希望台湾年轻人多来走走看看,大陆机遇很多。”

“去年百度三农类视频总播放量达到587亿次,许多三农作者用镜头记录美好生活。”百度百家号政务媒体合作总经理李洁说,今年将继续招募并培养用心经营的创作者,欢迎台青、台农积极参与,携手共创繁荣未来。

“两岸农业融合发展大有可为,而且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益力康(中国)集团董事长、在厦台商宋茂清说,台湾土地有限、人工昂贵,相关农业政策也比较僵化,农业在台湾发展很困难。而大陆市场广阔、农业用地成本低,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可以很好地发展。若两岸能够更好地融合发展,更多台湾青年就能够来到大陆,结合当地资源施展抱负。

帮助台青逐梦大陆

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台籍教师林承铎说,这次交流捋顺了金融、助农与直播三方的关系,梳理出三方可行的合作模式,为下一阶段两岸青年携手深化乡建乡创工作提供了方向。

台湾新农人尚未在大陆站稳脚跟之前,融资方面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大陆相关政策与银行信贷为其提供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扎根发展。林承铎说:“我在活动前通过对金融机构的大量实际调研获得了实践数据,梳理出目前政府部门为台湾新农人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如国台办等部门公布的‘农林22条’等。我也总结了大陆一些银行推出的涉农金融产品,希望对台湾新农人在大陆发展的融资有所帮助,更好地参与祖国大陆乡村振兴事业。”

“刚来大陆的时候,多亏有关部门提供的补贴和帮助,才有了今天茶园里樱花的盛放,成为亮眼的景观。我和当地朋友打成一片,互相拜访,喝茶饮酒,就像在自家一样,不分彼此。扎根大陆多年,这里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谢东庆说。

三壬真(厦门)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台青翁鼎钧说,在一些台湾年轻人的传统认知中,农业通常是中老年人在做,但论坛现场,他见到了很多年轻人。事实上,两岸年轻人都在纷纷返乡发展。台湾近年来农民数量减少,台湾青年返乡创业也在尝试观光农业、精致农业的方向,打造农业特色品牌,通过新媒体进行推广。“台湾年轻人用文创包装稻米,但是规模比较小,跟大陆产业相结合,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推动更多台青来大陆创业,帮助两岸青年更好地携手发展。”

推动两岸青年交流

作为论坛配套活动,一场助农带货网络直播也火热举行。南北农货汇聚直播间,两岸新农人卖力推广。来自东北的关东大海哥带来了长白山的林下参,吴炳璋则热情推荐了福建的铁皮石斛。

扎根四川成都十余年的台青宓欣怡,长期从事农文旅融合产业项目。“台青很需要跟这些‘三农’创作者学习,跟电商直播者学习。之后如果有机会,我们也会带更多的台青朋友到厦门,到沿海电商直播比较发达的省份来学习交流。”她说。

“我是来自内蒙古的博主,有个社交平台的账号上,我的台湾粉丝占到了62%,可以看出他们对草原生活很感兴趣,我也经常跟他们互动。我来参加这次论坛,发现有做自媒体的台湾新农人看过我的视频,大家原来如此亲近。”自媒体人多多其木格说。

论坛期间,两岸新农人共同走访集美城内村,参观两岸大学生乡建乡创实训实践基地、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两岸婚俗体验馆等,听集美创业台青唱响《城内之歌》。

“我们台青团队一起努力,从餐饮、文旅、文创、研学四个方向,打造城内村新形象。我们很喜欢这个村,村里两岸同胞情感非常深厚。我们也希望以城内村为样本,汇聚台青力量,吸引更多两岸青年朋友一起投入到乡村振兴中。”厦门青青之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台湾阿美人姑娘赖淑珍说。

本次论坛上还进行了海峡青创学院“两岸乡村人才头雁培养基地”签约仪式,该基地由百度百家号、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海峡人才厦门工作站三方共建。(记者 张 盼 文/图)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