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题:三季度增速转正,消费复苏形势如何?
新华社记者王雨萧、刘羽佳、周蕊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0305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三季度增长3.5%,而二季度为下降4.6%。
(资料图)
季度增速转正,如何看待国内消费复苏形势?下一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如何发力?
市民在广西南宁市中山路夜市休闲(8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消费市场总体稳定恢复
“政府发放了几轮电子消费券,把促消费下沉到我们中小商户群体中,近期店里生意明显回升了。”上海永康路上一家经营了6年的小店老板薛勇敏说。
今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消费市场一度遭遇较大冲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年初的较快增长,到4月份增速降至-11.1%的低点,上半年社零总额同比下降0.7%。
为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一系列政策举措密集出台——
多措并举鼓励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为餐饮、零售等市场主体提供房租减免、平台佣金减免、金融支持等纾困举措;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全国多地纷纷发放餐饮、零售等消费券……
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消费市场逐渐释放回暖信号:社零总额自6月起连续4个月实现正增长;前9个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7.4%和4.4%,增速较前8个月分别扩大2.6和2.7个百分点;不久前的国庆假期,全国电影票房累计超14亿元,一些地方餐饮门店重现排队长龙……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董礼华表示,今年以来,受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消费市场在波动中恢复。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推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保持恢复增长态势。
新动能促进消费回补升级
消费市场保持恢复增长态势,一方面得益于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各类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的助力。
这几天,位于北京西单商业街的汉光百货拉开“双11”预售大幕,多家专柜导购纷纷变身直播达人,在镜头前向顾客详细讲解各类商品细节和功能。
汉光百货董事长王小雨告诉记者,过去两年,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推出小程序直播、闪购等多项“云服务”,线上交易额占比从2019年的仅3.5%,增长至如今的22%,有效缓解了疫情对线下经营的影响。
“近两年来,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等新业态迅速发展,满足了更加多样化消费需求,在疫情期间带来新的消费增长点。”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依绍华说。
实体零售“云”上开店,拓展新空间;疫情之下,本地游、周边游、线上演播等“微旅游”模式应运而生;受健身热带动,骑行、露营、飞盘等新消费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走红……
“疫情改变传统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同时,也推动了消费市场在分化重组中育新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表示,在线健康医疗服务、在线文娱、在线旅游等新型消费迅速发展,不仅契合了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也成为消费恢复性增长的新动力和新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1%,增速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为25.7%。
“我们将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培育壮大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兴消费。”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说。
多措并举推动消费持续恢复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国内消费市场韧性显现,但也要看到,疫情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餐饮企业和小微商贸企业恢复程度较低,消费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
“应加力提振消费信心、稳定消费预期。加快落实落细各项稳就业、增收入政策,及时帮扶失业人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困难人员发放消费补贴。”王蕴说,未来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破除制约消费的障碍壁垒,促进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广袤的县域农村消费市场,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的新空间。
“近年来,下沉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为消费增长注入新动能。要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强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王蕴说。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将继续落实好各类促消费政策措施,通过数字赋能、商旅文体融合等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同时,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积极扩大乡村消费。
“下阶段,随着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的促消费相关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将继续稳定恢复。”董礼华说。
责编:肖秀芬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