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文人百态人生,叫人印象深刻的不止太白之好酒,还有东坡之好吃。
宦海沉浮成全了苏轼吃遍大江南北,贬官惠州也没有影响他“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胃口,以致于痔疮发作,“痛楚无聊两月余”。忌口节食中,自诩老饕的苏东坡当然不甘心口腹寡淡,于是研发起茯苓药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捣罗入少白蜜,为麨,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
在写给亲戚程正辅的信里,苏轼大大夸赞茯苓饼的美味与功效。
茯苓夹饼如今已成北京特产,用淀粉烙制外皮,夹心则精选多种果仁,辅以桂花、蜂蜜、白糖和茯苓粉,说不上多好吃,倒也清爽,只是茯苓含量可能很有限。
历代中医均认同茯苓具“淡渗利湿、健脾补中”之功效,孙思邈更在《枕中记》中称,茯苓久服,百日百病除。
尽管大名鼎鼎,其实很多人并不认得茯苓。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柳宗元曾脾脏肿大、消化不良、心悸不已。医生开方茯苓清水煎服,柳宗元购买大量茯苓,吃后却病得更重了。医生检查药渣,发现学识渊博的柳宗元买的全是用老芋头冒充的假茯苓。尔后,柳宗元特意写下《辨伏神文》,讲述买假药的经历。
平心而论,不辨茯苓和芋头,实在不能怪柳宗元糊涂。在药店里出售的茯苓或为筛子般的乳白方形体,或为白色细末,用干硬的芋头绝对可以模拟得难分真伪。大自然中原生态的茯苓,就更少人认识。它并不是草药,而是一种寄生于松树根部的真菌,与灵芝算同族“亲戚”。
当赤松或马尾松的根部出现腐朽,就有可能育出茯苓菌丝。这种细小到看不见的生命体悄然吸附树根和周围营养,缓慢形成菌核,再继续发育成外皮黑褐、内里粉白的蜂窝状子实体,然后又生出新的菌丝,扩大繁殖。数千年前,古人已认识到“千年之松,下有茯苓”。
原生态的茯苓长得像不太健康的甘薯,外行人很难将其与功效广泛、宜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的“神药”联系起来。
如今,茯苓已成为我国大宗药材之一,野生资源无法满足使用需求,人工栽培成为获取茯苓的最重要途径。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依凭雪峰山气候地理优势,盛产多种中药材,所产茯苓品质出类拔萃,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秋深物阜,靖州茯苓迎来丰收。茂密松林里,种植户们沿着树根挖开一个个土堆,取出埋在袋料栽培的土疙瘩,成批送进加工产业链。在这个山区县城,“中国靖州茯苓贸易市场”热闹得超乎想象,挂着全国各地牌照的大货车络绎不绝,日交易量达200吨至400吨,年茯苓交易量占全国总交易量70%。
【小名片】
茯苓,为多孔菌科茯苓属真菌,多生于松属植物根上。菌丝体呈白色绒毛状,幼时白色,老时淡褐色。作为药用的菌核是茯苓的休眠器官,又是贮藏器官,菌核发育到一定程度会向上膨大增长,露出土面,顶端菌丝不断向外生长,发育成子实体。子实体大小不一,初时白色,后淡褐色。
主要分布于中国、美洲、大洋洲、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我国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广西、福建、安徽等地广为人工栽培。我省茯苓一般生于海拔400至1500米的光照强、湿度小山区。
茯苓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及药食两用资源,具有利尿、保肝、镇静的药理作用,可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文/彭雅惠 图/陈凯军 设计/李真明 智库/王旭军 综合协调/张慧 统筹/周月桂 特别支持/湖南省林业局
(一审:周月桂 二审:李伟锋 三审:邓梅辉)
作者:彭雅惠
责编:黄婷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