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您到那边拿碗筷”“大家都排好队,不要着急,慢慢来”……

7月7日晚上6点,重庆市万州区长滩镇初级中学,长滩镇长滩社区党支部书记徐文军举着喇叭、扯着嗓子,努力引导安置群众在食堂有序就餐。


(资料图)

暴雨在7月4日突袭,长滩镇是万州区降雨量最大、灾情较重的地区。长滩镇初级中学4日被设为临时集中安置点,来自8个农村社区的200余人在这里得到妥善安置。

从指挥救援疏散社区居民,到临危受命担任这个安置点负责人,4日凌晨开始的整整3天时间里,徐文军只睡了两个半小时。

面庞晒得黝黑,脖子则是一圈鲜明的红色,胡子拉碴、嗓音沙哑,记者在长滩镇初级中学见到徐文军时不免心疼,他却像上满了发条,不断回答着群众的问询,向社区同事、志愿者安排工作。而大家也纷纷默契地将耳朵凑近他,并关心道:“徐书记,你快喝点水!”

47岁的徐文军是党龄20多年的老党员,一直在长滩镇农村社区基层工作。长滩社区常住人口8000多人。7月3日晚上7点,接到雨情预报后,徐文军就开始提前准备,“让社区干部开上巡逻车,拿上大喇叭,走街串巷通知居民‘大家晚上灵醒些,一只眼睛睡觉,一只眼睛睁开哟!’”

4日凌晨,暴雨倾盆,随着防汛应急响应启动,徐文军立即组织起24名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第一时间将400多名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洪水往老街里灌,很快就淹到了膝盖,幸好提前有准备有预案,整个社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徐文军背着居民下楼、挨家挨户排查。他说:“雨声比人声大,嗓子就是那会儿喊坏的。”

已经放假的长滩镇初级中学,作为临时集中安置点,接纳来自周边乡镇的受灾群众。当晚,徐文军就组织来自乡镇、社区等部门的干部和志愿者整理出42间宿舍,安置受灾群众。回想起镇、村干部们护送受灾群众到学校的场景,徐文军说:“让老乡们住得好、吃得好,就是我最大的责任!”

水煮肉片、鸭肉炖芋头、凉粉、绿豆汤——这是7日晚上,长滩镇初级中学转移安置群众的晚餐。“中午吃的是粉蒸肉、白菜炒肉和豆腐,两荤一素、三菜一汤,一日三餐都很好。”从土门村转移过来的村民陈永祥告诉记者。

安置点物资保障充足,满眼血丝的徐文军却闲不下来,每天都要把宿舍转个遍。从物资补给到心理疏导,他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还有啥问题”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

200多名群众住在一起,诉求不一。长滩社区一名群众,身在安置点,心里惦记着老家,找到徐文军说:“我要回去,家里的牛和鸡饿死了咋办?”

“您家周围的地质情况有危险,天气预报说还有雨……”徐文军费力挤出声音,耐心给群众讲道理,又立马安排社区干部前往这位群众家中,替他割草喂家畜。群众看在眼里,竖起大拇指。

一心扑在工作上,徐文军却顾不上自己,累了就找间办公室打个盹儿,“千头万绪,实在停不下来。”7日凌晨3点半,他安排好安置点的值班工作,才到办公室躺下。早晨6点半,这几天里他第一次回了趟家,“得换身衣服了,后背和腿上都是白花花的汗渍。”

徐文军的家距离安置点只有500米,他这趟回家却只待了5分钟,“天一亮,又有很多工作,不能离人。”刷牙、洗脸,澡都没顾上洗,徐文军装上爱人早已煮好的6个鸡蛋,又出门了。(本报记者 姜 峰 刘新吾)

《 人民日报 》( 2023年07月08日 第04 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