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发力生效,6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1,比上月上升0.2点,结束连续3个月下降态势。“止跌回升一方面源于消费市场的持续恢复,餐饮、旅游等行业的特点是生产与消费同时发生,带动效应较强;另一方面源于政策性资金所支持的2700多个投资项目已全部开工,涉及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为中小企业创造机遇。”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说。
(资料图)
“专精特新”企业量质齐升
今年上半年,我国民营企业结构不断优化。截至5月底,第一、二、三产业民营企业分别为177.6万户、1031.8万户、3883.4万户,占比分别达到3.5%、20.3%和76.2%。前5个月,全国新设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民营企业215万户,占新设民营企业的57.1%,成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
同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朱玉介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贡献了5%的收入和近10%的利润;户均营业收入和户均利润总额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倍和3倍。其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28.7%,平均研发投入强度为8.9%,创新投入远高于同等规模企业。
人们常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在浙江省嘉兴市就有一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金刚钻”揽了不少“瓷器活”。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精密钻石刀轮直径为2毫米,要在如此细小且以金刚石为原材料的刀轮上雕刻600个至800个“牙齿”,以便能够迅速切开显示玻璃,且每个“牙齿”大小要保持一致,这对加工精度要求之高可想而知。
“这些被切好的显示玻璃用于制造手机或者电视屏幕。现在的手机屏幕之所以不太容易摔碎,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切割技术的提升。”嘉兴沃尔德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文林说:“用我们钻石刀轮切割的玻璃仅在纵向受力,横向上不会产生损害,在承受一定压力时不会发生破裂,这就是拳头产品的‘硬实力’。”
实现技术突破得益于企业不断加码创新。公司董事长陈继锋告诉记者,公司每年投入研发的资金占营业收入的7%至9%,几乎每半年就会更新一次产品,确保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今年1月份至5月份新上市的企业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56%,成为上市主力军。”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表示,这些企业在工业基础领域精耕细作,有利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基础原材料研发,这对实现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
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特别是进入二季度以来恢复势头明显放缓,经济增长尚未回归正常区间。中小微企业面临信心不稳、市场需求不足的困境。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对3000家中小企业调查显示,6月41.3%的企业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预期不稳,较上月上升3个百分点;38.4%的企业反映市场需求不足,54.5%的企业反映本月产品订货量比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某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尚未达到预期效果,企业获得感不强。”朱玉告诉记者,例如,惯常的做法是减税降费,提供信贷优惠等,但中小企业当前本身就不盈利或盈利少,返税作用有限。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企业最大的挑战是获取业务和增加营收。
活下去就得有营收,要有营收就得有业务、有订单。近年来,政府采购政策逐渐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然而实际上囿于各种流程、各类要求,很多中小企业摸不着门道。一些政策在落地过程中手续繁琐、环节众多,令人望而却步。因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一个“实”字,讲干货、列清单、办实事。瞄准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现实困难精准施策,才能让中小企业获得实惠。
朱玉认为,当前经济恢复较为疲弱且存在结构性矛盾,应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延长税费减免期限。同时,要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在人才招聘、科技成果转化、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其发展信心。
“在嘉兴市政府牵线搭桥下,我们前不久与上海大学(浙江)高端装备基础件材料研究院达成合作,共同培养产业人才。”浙江星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乔晓东说,公司生产的碳/碳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涉及的行业多属于高技术新兴产业,对人才的技术能力要求较高。“但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所在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相较大企业、大城市偏弱,因此希望政府能够出台更加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从研发人员到工程师再到一线工人,不仅要引得来,更要留得住。”
营商环境至关重要
营商环境对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至关重要。“2014年,我开始在全国寻找新的投资地,去了很多地方,但都不是很满意。2016年,偶然间收到一本非常精美的小册子,不仅介绍了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具体情况,更为关键的是,册子里详细列出了我们公司的产品和技术特点,甚至都为我们建厂事先规划了地点,可谓是诚意十足。”陈继锋对当年到嘉兴投资兴业的经历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起初自己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此考察,没想到一干就是7年多。“当地政府的诚信非常好,当初为了吸引企业来此投资承诺给予一定补贴,后续也都按照协议给到位。这让我们敢于扎根于此,踏踏实实搞生产,公司一期、二期厂房现都已投产,三期正在建设中。”
浙江巨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助梁晨则用“保姆式服务”形容当地营商环境之佳,“政府工作人员对企业发展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经常来到企业询问遇到哪些困难,缺资金就帮忙联系银行、投资机构,缺办公场所就以‘筑巢引凤’的方式把建好的楼宇以较低价格租给我们”。正是由于当地大力扶持,才让巨磁智能从2015年营收只有600万元的小企业成长为去年营收突破1.29亿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实现了对直流传感控制芯片技术的突破。
据介绍,近年来嘉兴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制定出台了《嘉兴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设立了长三角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基地。今年又新组建100亿元的产业基金,将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当然,有些地区的营商环境仍需改进。”朱玉表示,接下来各地要优化营商环境,重塑市场生态。各级部门要把中小微企业的向好发展和收益提升设定为考核标准,对任何企业一视同仁,保持竞争中性原则,助力其高质量发展。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更能解决问题的政策,把平等对待落到实处,让民营企业感受到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责编:郑旋
一审:郑旋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峰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