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第6天,电影《不止不休》票房只有不到5000万。相比映前业内以及观众们对它的期待来说,这个成绩显然是不理想的。

在此之前,除了在各大电影节展上进行过小范围的亮相以外,这部电影一直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与之同时扩散的则是极高的口碑。从威尼斯,到多伦多,再过国内的平遥,影片所到之处,基本上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

如今,快三年过去了,影片终于得以重见天日。7.2的评分,跟预想中的有些差距,但也属于佳作了。不过,虽有如今的“流量”张颂文坐镇,但影片的热度仍然没有完全打开,票房走势更是有些缓慢。看来 之前几轮电影节积攒下的口碑,并没有有效地传播到业外,节展的加成作用,优势并不明显 。而随着本周末又一堆新片的上映,留给本片的空间,不多了。


(相关资料图)

这不单单是《不止不休》这一部影片的困境。

入围东京和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脐带》,上映十多天,评分不断攀升,票房却不到150万。还有接下来即将与观众见面的《宇宙探索编辑部》,哪怕是作为平遥影展的爆款片之一,顶着豆瓣8.7的超高头衔,多数机构给出的票房预测基本也只有一亿左右,不确定它的最后走势会如何。

曾几何时,多数国产片在公映之前都会选择去国内外的各大电影节展上亮个相镀个金,如果对口碑有信心的话,运气好还能拿个奖,那对于自身简直是再好不过的宣传了。即便是现在,这依旧是大多数中小体量的影片,尤其是文艺片们会选择的路线。然而, 接连几部口碑佳作在市场上哑火,不禁让人思考,电影节展对于国产片来说,到底还有多少加成作用呢?

入围的不少,出头的不多

国内外电影节展,一年到头多到数不过来,入围的华语片也很多。但其实真正有影响力的,基本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几个。

情报君主要选取了 欧洲三大影展,以及国内的上影节和北影节进行举例参考 。之所以以这两个国内节展作为参考,是因为它们的主竞赛单元都是国际选片。而像是平遥有专门针对华语片的竞赛单元(藏龙);FIRST则是基本聚焦华语新导演的作品,入围影展的华语片数量自然也更多,但上映率并不高。另外,选择的范围主要以中国内地的华语片为主。

时间上我们选取了2017年以来的影片,因为疫情前的2017-2019年是公认的电影市场形势比较好的几年,而2020-2022则是受疫情影响下的三年,这样也便于对比。

首先,近几年的欧洲三大电影节里,虽然整体看上去,入围的华语片数量并不少,但其实有很多都分散在其他的次级单元或者平行单元。而大家都知道,主竞赛基本上才算是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单元,获得的关注也是最大的。 如果一部片子只是入围了这类节展的次级单元的话,那么大众的认知度是相当有限的。

如果撇去2020年的戛纳取消,以及今年初疫情放开后的柏林的话, 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整整三年间,入围欧洲三大主竞赛的影片,仅仅只有《隐入尘烟》这一部 。当然了,《隐入尘烟》算是票房逆袭的一个小奇迹,但是对于更广大的节展体系出身的影片来说,很难有什么代表性。

很明显,在2020年之前,入围国际影展的华语片数量显然会更多,疫情的爆发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地域之间电影文化的交流,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电影发行模式。 过去,前往影展是文艺小片寻找出路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如今,影展的头衔似乎也不如以前那么灵了。

其次,从入围的影片来看, 即便是有了节展荣誉的加成,对于不同的影片,获得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

仅以柏林为例,表格中列出的影片,从几十万,到十几亿不等。当然了,很多人会觉得,商业片去节展镀金多少有点“欺负人”,比如表格中提到的《少年的你》和《深海》这样的大片,大家对它们的认知,更多还是围绕在流量卡司、大档期等相关话题上,因而它们的高票房其实跟节展出身的关系,并不大。

而像是《地久天长》《一秒钟》这样大导演创作的作品,有知名卡司加盟,同时有话题也有口碑的话,能够取得千万级甚至破亿的成绩,就算是比较正常,甚至是比较好的了。能像《南方车站的聚会》这样取得2亿+的,在整个艺术片的范畴里都是比较少的。

最后,表格里统计的这些节展入围影片,甚至还有很多都还没有上映。有些是待映状态,有些是没过审,而还有些则可能压根过不了审。总之, 并不是所有影片都能真正进入商业市场的,且不说宣发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就算拿出这笔钱,能够吸引多少文艺青年走进影院,也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

这么看来,走影展也不是“万金油”,更多的也只是提供了一个可能性。至于参加完影展之后的路怎么走,那又是另一个话题了。

影展体系出身的影片,就一定拿不到高票房吗?

很多人可能会天然地觉得,电影节上放的这些影片,都是一些比较闷的文艺片,是自然拿不到高票房的。但其实, 就算是文艺片,它在与观众见面时,也还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商业规律的 。所以,在情报君看来,至少有以下几点是很有必要考虑的。

首先, 商业性依旧是最大的考量之一 。并不是说文艺片就一定没有商业价值,相比那些动辄10亿+的头部大片,体量中等的影片,也依然可以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内发挥到最好。

比如,导演是否是观众所熟悉的知名导演;卡司里是否有具备票房号召力的知名演员;影片是否具有一定的类型元素和话题性等等。这些适用于商业片的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文艺属性突出的影片。表格里的《南方车站的聚会》《找到你》等等,都是有一定的类型元素打底,同时演员阵容也具备一定号召力的案例。

其次,情报君觉得, 窗口期的长短以及档期安排也至关重要 。

一般情况下,影片入围节展的日子和正式公映的日子中间时间越短,越利于票房的发挥,因为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吃到影展的热度。时间拖得越久,对于影片的票房走势肯定是越不利的。

《地久天长》在2019年2月在柏林进行展映,一个月后就正式全国公映,把时间尽可能压缩到了最短,这对于一部稍显沉重的现实题材佳作,无疑是有利的。还有《江湖儿女》《南方车站的聚会》等电影,基本上都在同一年内与观众们见面,这样大家的热情才不会被消耗的太久。

上影节出来的《找到你》选在了国庆期间与观众们见面,北影节的《关于我妈的一切》《妈妈!》《海的尽头是草原》等片,则都不约而同把档期选在了中秋这样的中型档期,也是紧邻北影节之后(这几年北影节都挪到了8-9月举办),一定程度上也吃到了档期的优势。而像《地球最后的夜晚》这种就更不用说了,营销立大功,票房难复制。

至于拿不拿奖,对影片的加成作用大吗?至少在情报君看来,没有前面几点作用那么大。

当然了,对于这种竞赛形式的节展而言,能拿到奖当然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传到国内也很有利于在互联网上传播。但其实大多数普通观众和网友,是分不清这些奖到底是什么的,更不用说有很多明明是烂片的电影,却在海报上印了一堆“野鸡奖”的logo,也让人对于这些奖项的含金量,要在心里打上一个问号。

如果硬要去比较的话,至少目前看来,欧洲三大中,戛纳获奖的含金量依旧是最高的,柏林跟威尼斯也还不错,至少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在国内方面,其实获不获奖,重要性并没有那么大。比如金爵奖的《东北虎》,天坛奖的《云霄之上》等等,都是最高奖,有些片子甚至拿了不止一个奖,但是市场表现也只能说是不温不火,更多的还停留在“业内自嗨”的程度。

所以, 与其在意能不能获奖,情报君认为,还是口碑出色比较重要 。比如平遥出来的《宇宙探索编辑部》《永安镇故事集》等等,至少大家在提到它们的时候,一般直接就说“平遥爆款”,这个称号的诱惑力对于广大观众来说,恐怕要远远高于“xx荣誉”。

当然了,整体看来,这还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问题。理想状态下,如果满足上述几点,同时市场环境发展也很好的话,应该还是能够获得一定的市场关注的。但毕竟一部片子的票房受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最终究竟能走多远,恐怕谁都没法一锤定音。

走影展不是“万金油”,国内节展要加强与市场的连接

说了这么多,其实, 就现阶段的电影市场来说,国内外的各大电影节展,跟我们所说的商业院线市场,基本上还是属于两个不同的体系 。

当然了,电影节展作为整个行业里重要的一个部分,依旧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影片艺术价值的体现,是很难用商业票房来衡量的。入围是肯定,得奖更是莫大的荣誉,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节展带来的加成作用,更多的还是影迷和文艺青年比较关心,广大的普通观众,其实认识程度非常有限。如果说连欧洲三大在国内都没法“出圈”的话,那么对于其他的国际重要节展,自然就更“无人问津”了。再加上, 随着后疫情时代,经济、政策、市场等多方面的互相作用和影响,对于多数人来说,去影展这件事多少也有些“祛魅”了,要是没法上映,可能一切都是白搭 。

我相信,对于大多数创作者而言,影像表达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抵达观众。就算要先去各大节展上走一圈,也是为了提前展开宣传,增加曝光率。但 如果只是把这件事看作是小群体的“狂欢”,多少还是有点与市场脱轨 。过往的案例中,我们也看到有一些影片,辗转于多个电影节展,不断地镀金,但就是迟迟不上映。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原因非人为能够决定,但是如果是主观的想要等一个所谓的“良辰吉时”才上映,那恐怕大概率是等不来的,毕竟市场源源不断都有新片涌入,观众的耐心和关注度也是有限的。

今年到现在为止的这几个月,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市场的“跛腿”情况愈发严重了,不单单体现在档期上,更体现在不同体量的影片上。大档期集中了大多数的头部影片,而日常的冷档期,观众们的观影需求也在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本就不占优势的这类中小片,处境自然会更加艰难。

所以,情报君认为, 当下的电影节展,尤其是国内的各大节展,在挖掘有潜力的新人新作的同时,也应当进一步加强与市场的连接。不要让影展变成业内人的“圈地自萌”,而是应当更好地搭建好通往市场和观众的桥梁,让一年到头的重要优质作品,尽快地抵达目标受众 。这对于影片和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好的被认识的机会;对于影展这个平台自身来说,也会起到重要的反哺作用。

当然了, 参加影展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那些对影片口碑没有太多把握的片方而言,过早地去影展上亮相释出口碑,如果一旦受到争议性的评价,势必也会影响到日后的发行。过往我们也见到了很多这样的案例,不少小片子,一旦豆瓣开分不及格,也就直接斩断了后续发行上的更多可能性。

所以,这也要求我们的片方及创作者,需要 更加全面地认识不同节展的体系,以及对自身的发行策略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规划和安排 。不用太盲目推崇节展口味,更不用“集邮”似的去不同平台轮番亮相;但如果能有它们的加成,自然也是好事一桩。归根结底,还是要对行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同时找到相应的目标受众,这样才不至于束手无策。

今年才刚刚过去一个季度,接下来离我们最近的就是香港国际电影节和北影节了。我们也不妨关注一下,未来会有哪些华语片的身影亮相这些节展,我们又将过多久才能在大银幕上看到它们,它们各自的实力又究竟如何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