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高考智愿,最好用的智能推荐系统,你的1对1学业规划师


【资料图】

三年沉淀,顶峰相见。越到最后关头越不要急,今天请花十分钟的时间停下来细细读一读这篇文章,让我们从考生视角切换到阅卷视角,看看改卷老师到底喜欢哪些“套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

正如高考试卷装订密封、考卷由专用光纤传送至阅卷点一样,古代为了避免考生信息泄露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最典型的就是创造了“糊名法”,即把考生名字隐去,再交由考官评判。

历史传承

现代高考中的电子阅卷、AB卷、花卷等做法其实就是对“糊名法”的继承与发展,最终都是为了保障考试公平。但由于电子阅卷的特殊性,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下面这些做法而丢了不该丢的分。

1.不使用规定的2B铅笔,可能被误判为“空选”,造成失分。多省考生须知中已经明确提到“使用正规途径所购买的2B铅笔”,假冒伪劣产品写出来的字迹是真的扫不出来的!会没分!

2.蓝色钢笔书写后,扫描字迹较浅,若无法辨认,容易误判或不给分。之所以推荐大家使用黑色签字笔,就是为了规避蓝色字迹扫描后不清晰,老师想给你分都难。(推荐阅读:高考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

3.作图未使用规定铅笔,或下笔太轻,会造成扫描看不清楚,请慎重。

4.语言表述需简明扼要,勿超出答题区域。

原来考卷是这样改的

01客观题

客观题为选择题,一般填涂在答题卡上,由机器扫描后自动评分;

02主观题

主观题为填空题、解答题,往常都是由机器扫描到电脑后,评卷老师对着电脑屏幕人工阅卷打分。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出现“人机辅助改卷”的新模式,计算机算法大数据将检测出过渡依赖以往范文的作文,这对于盲目背模板背范文的考生杀伤力极大!

评卷有误差怎么办?

高考评卷时,每道题一般由多位老师各自评分,称为正评。评卷开始前,会在电脑系统中设定一个允许范围内的误差,比如1分。

如果几位老师评分在误差范围以内,则视为有效,得分按平均值来计算;如果评分超过允许的误差,则试卷提交给另外的老师进行仲裁,以决定最终得分。考试按不同题型分类,允许误差的范围略有不同。

评卷误差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解题过程的规范性,二是书写的规范性。由于解题过程的不规范,其实是方法掌握不够所致,不具代表性。这里主要展示一些书写规范性的问题。

1.无法辨认或引起歧义的字迹。

2.解答题未化简到最终结果可能会扣分;填空题以下三种情况未化简则全扣。

3.千万别和阅卷老师开玩笑,情节严重者,本题即使有部分正确依然0分处理。

典型错误及应对措施

01字迹潦草

问题:

别当考场“王羲之”!高考阅卷是在计算机中阅读扫描后的考生答题卡,没有平时纸质阅卷那么清晰易认,加上高考阅卷时间短、任务重,因此字迹不清楚的试卷是不受阅卷教师欢迎的。应对:

书写差的学生应力争书写工整、大方,而且整个卷面要做到干净、清洁;答题卡答题范围设置是假定用三号字书写两倍正确答案字数的大小,考生无需担心字写大了书写空间不够;考试用笔建议()

02题号涂错

问题:

如果试卷中有选考题,要求考生除了答出所选题目的答案外,还要在答题卡中将相应的选择题号涂黑,如果涂错了可能直接零分。

例如下卷,考生涂的是43题题号,答的却是42题的内容。但改卷中可能是A老师只能看到43题,B老师只能看到42题,她俩不可能通过交流互改这种方式来“打救”学生。

应对:

答选考题时,一定要头脑清醒,选定要答的题目一定要涂对题号。

03超出规定区域答题

问题:

高考答题卡的设置是非常严谨的,如果在答题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答案长度跟答题区域相差甚远,那要考虑一下自己是不是答错了要点。

应对: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在下笔之前现在脑海中过一遍自己的答案,要是答题超出了范围,写再多也白搭。

04答案分块

问题:

有的学生答案布局不合理,内容分成了几块。“分块”现象容易导致阅卷教师漏阅得分点,造成赋分过少的现象。应对:

备考中谨记“答案是有逻辑的,并且要分点作答”,考试中谨记“一定要让改卷老师舒服”,不要妄想胡乱作答十几点然后让老师自己挑(当然这属于考场保命技巧,不到最后关头千万别用!)

05答案无逻辑

问题:

不少考生答一道大题时,没有层次,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甚至主次不分。应对:

如果这题有把握,先自己拟一个逻辑,比如“3W”、“总分总”、“5W1H”,再尽量把全部答题得分点写上以争取拿满分;如果这题没把握,先把自己认为对的得分点写在前面,再逐条补充自己能想到的得分点以争取更多的分。

06作图不规范

问题:

部分学生在答题卡上作图不清晰,要不过淡,要不就东一条线、西一条线,擦又没擦干净,显得很脏,这让阅卷老师很难辨识清楚。

以下是物理卷,考生画光路图不用尺作图、光路虚实不分、不加箭头、不会作法线。

应对:

作图题要本着清晰、干净的原则,该用尺子的地方一定要用尺子,线条要重些,但又不能让其看起来显得脏。

不得不看的阅卷6大套路

每年高考完,都会有同学懊恼道:明明会做,结果也算对了,为什么分数那么低?明明答对了结果老师没看到?那是因为你没有读懂阅卷老师的心思!

高考阅卷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

套路一:阅一道题时间紧张

据近几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老师透露,高考评卷速度要求非常快,很多时候,改一道题平均只用几秒或几十秒时间,一个老师一天平均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卷子(只改其中一题)。

比如,据说一份作文卷,五六十秒改完算是慢的,有的人只用30秒就能改完,一个老师平均一天能改三四百份作文卷;再比如,有些计算题,十来秒就改完,有的老师一天能改2000多份卷子;还有些文科卷子,平均每位老师一天要评3000多份卷子(平均7~8秒改一份卷)。

面对如此改卷速度,考生在答卷时就要有技巧,尽可能博得老师的好感。

首先,卷面要整洁,字迹要工整,层次清楚。其次,概念要准确、叙述要简明,让人一看就明白。

另外,要依题作答,不要乱涂乱画。考生万一答错只需要在错误答案上划条斜线即可,并在指定位置写上正确答案。

套路二:不约而同往平均分上靠

高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

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套路三: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高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政治、历史的论述题或者物理、化学的大题都是按照得分点给分,建议考生在答题时最好是分点作答,层次清晰地表明各点内容,不要整体一大段地回答一个面。

套路四:阅卷往往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解答题给分方式是“踩点给分”,题目再难,每个题目中的条件总是可以推导出结论,实在不行,写出题中应该用到的公式,也可能有得分点。

尤其是数学和物理考试中,很多大题是按照步骤给分,而且大题的前一、两个问题都比较容易,看到不擅长的内容就放弃,这样不合理。

同时建议考生根据分值多回答一个要点,因为阅卷是“不写不得分,多写不扣分”,所以三分的题目最好能回答四点,这样避免出现“踩分点”不全。

套路五:老师都喜欢条理分明的答案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套路六: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高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

高考命题的3大套路

套路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

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甚为重要。

套路二:尽量不出怪题、偏题

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套路三: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

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了这部分分数。

高考答题的9大套路

套路一:拿到试卷通读一遍

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接着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因为在前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灵机一动,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套路二:避免“分秒必争”

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虽然时间对结果影响很大,但是这种不妥当。因为回答一个问题的思考模式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问题,必须让头脑冷静下来。

为了以新的思考模式去回答下一题,就必须暂停5秒钟,在心中暗示自己“又顺利解决一题”,同时认真地读下一道题,使头脑改变思路,这种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浪费时间的做法,实际上却是在节省时间。

套路三:实在答不出的问题,干脆放弃

即使是高考状元,也拿不了750分满分。

“弃卒保帅”,答不出的题,磨半天也是徒劳,放弃它,而在会做的题上确保高分,才是高考获胜的战术。那么如何决定是否放弃呢?有经验的老师认为,决定放弃的时间是每道题所分配时间的三分之一。假如,每题有10分钟的解答时间,如果碰上该放弃的题目,大致做题约3~4分钟,仍然觉得无从下手即可决定放弃。

套路四:想不出答案可以换一种思考方式

拐个弯解决问题,例如:在写英文时,如果想不出“直抒胸臆”要如何译成英文,就可以应用这个,“直抒胸臆”→“说话直接”,结果就能顺利写出句子了。像这样,只须改变角度,就能简单解决束手无策的问题。

无法答出问题时,还可预先列举与问题有关的一切条件,再配合需要来确认问题,将这些条件以各种角度来进行检查,也许能找到解题的“钥匙”。

套路五:答案不要只在脑中做比较

考试时一紧张,有些东西就会变得难以确认,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妨把答案都写下来比较,写成文字之后,每一个字都直接刺激眼睛,再以是否顺眼熟悉作为基准来判断,把握会比较大。

套路六:突然忘记时千万不要慌张

考试时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来某个题目记得很清楚,可是突然什么也记不起来。这时切记不要慌乱,可以放松一下,也可以想想该项内容在书的哪一部分,这部分又有哪些等。这样的回忆会使你茅塞顿开。

套路七:抓住答题要点,不必赘述

有的考生答题时惟恐答不全,于是就把许多有关联的答案都“堆”到卷子上。其实论述题、简答题是按要点给分的,只要答案中反映出该题的要点,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所以答题时要抓住中心问题,再拟出答题提纲,然后简单地一挥而就。

这样既能得高分,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

套路八:举棋不定时,坚持第一印象

不要随便改答案!不要随便改答案!不要随便改答案!

考试中常会遇到一题有几个答案,而自己又不能肯定哪个是正确的情况,这时应选择先想到的那个。接触一道题后想到的第一个答案往往是我们因长期练习而产生的本能反应,选择它,正确的概率会相对大一些。

套路九:先审题后落笔,先思考后回答

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间,没有弄清题意、题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以及所问的问题就急于下笔,结果答题出错或答非所问;或者看到题目与以前做过的题目类似,不认真思考就给出答案,其实题目的条件、问题、考察的角度已发生变化;对于一些答题,要先理清答题思路,再开始答题。

记住:把高考当作一场面试,你写的每一个字,都是在阅卷老师面前的表演。坚持吧,胜利已经在前方!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填

网易智愿助您高考填报每一分!

力求十分考,十分填

我们十分便捷,十分专业,十分精准↓↓↓↓

网易高考智愿现有APP(应用商店搜“网易高考智愿”)、网站(daxue.163.com)、WAP站三种产品形态。主要提供大学和专业信息检索、往年招生录取数据查询、志愿智能推荐、录取概率测算、1V1式个性化报考方案提供等服务,解决广大高考生和家长对新高考政策的疑虑、帮助他们克服报考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以及满足志愿填报的核心需求。

网易高考智愿2.0,更懂你的智能推荐系统,选对志愿,过好人生!

更精准、更便捷、更贴心,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对一式的志愿填报建议。

六大新增功能,助力中国考生学业规划——

1、更科学的智能推荐:基于往年大数据科学测算,择优遴选,志愿表合理排序,用好高考每一分

2、1对1订制升学规划:大学+专业+城市3大填报路径,根据考生需求,灵活制定个性化报考方案

3、合理定位专业方向:行业意向、兴趣爱好两大维度助考生认知自我,依据选择结果推荐最适合专业

4、录取概率测算分析:以近三年数据为基础,创新算法模型,提升预测准确性和合理性,规避扎堆填报风险

5、大学专业多维对比:基于填报需求的院校专业详情展示,提供全方位资料对比,找大学选专业不再盲目

6、便捷获取招录数据:历年数据横向对比,招生录取形势波动一目了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