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国人2020年人均寿命77岁。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岁。2020年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为岁,中国女性平均寿命为岁,2030年平均年龄有望达到79岁。
02
如果将中国当代人均GDP值拉一条曲线,同时也把近60年的人均预期寿命值画一条曲线,二者都是从西南向东北攀升,经济收入与国民预期寿命值之间存在某种关系。在不考虑遗传、教育、医疗、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根据人均GDP和人均预期寿命两相数据,可以预期的是,中国居民在人均收入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情况下,人均预期寿命可以继续增加。
03
重大疾病则是消极因素:
重大疾病,如艾滋、癌症、心脏病等恶性疾病,是制约人们预期寿命的重要因素。就人均预期寿命不足70岁的云南而言,它是我国艾滋病例最多的省份,超过10万例,而全国病例为万。这也是为何云南空气水质更好,人均寿命却更低的原因之一。
04
在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上,深圳将分两步走:到2022年,率先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成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国内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实现“病有良医”。此外,在具体指标上,深圳也立下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五大类26项指标,提出到2030年深圳人均预期寿命达岁。深圳主要健康指标持续稳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传染病发病率为万。
2020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数据是:2019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
2020年的预期寿命数据,预计需要伴随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公布。
人均预期寿命,实际上是跟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相挂钩的。在之前活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多,但是近年来很多老人到八九十岁还身体很健康。能活到90多岁,去世的老人越来越多了。
建国初,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不到40岁。按照2019年国家统计年鉴,1981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67.77岁,2015年上涨为76.34岁。
其实人均预期寿命并没有考虑性别寿命差。女性预期寿命始终要比男性长很多,1981年男性人均预期寿命是66.28岁,女性是69.27岁,男女预期寿命差是2.99岁。但是到了2015年,女性预期寿命已经到了79.43岁接近80岁,男女寿命差长达5.79岁。
这个现象是正常的现象。比如说日本是世界上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国家,2019年平均预期寿命为83.4岁,女性平均寿命为87.45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81.41岁。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还是男性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日常的不良生活习惯较多。甚至在基因传承中,男性的寿命就较短。比如说人口要想性别平衡应该是1:1的关系,但实际上出生的男女性别比是105~107:100。
其实,我们上面所说的预期寿命和平均寿命,都是一系列以新生儿为基础的预期。实际上,更高年龄段的预期寿命虽然会缩短,但是平均寿命总和会更长。
比如说,按照下面的数据表分析,2015年0岁儿童的预期寿命是76.2岁,但是60~64岁居民的人均剩余预期寿命是20.4岁。也就是说,60岁的老人平均预期能活到80.4岁。
我们可以从美国《2013年参加社保人员适用生命表》中,看得更明白一些。女性0岁新生儿的预期寿命是81.05岁,但是20岁的女性预期寿命是61.72岁,80岁女性老人预期寿命依然有9.64岁。其实死亡率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按照10万人样本数据计算,20岁女性生存率为99.132%,而到了80岁生存率仍然高达63.88%,85岁仍然生存48.2%。所以,我们其实应该对我们的寿命有信心。
其实,每一天都有意外的可能发生,谁也不敢保证平均预期寿命就是我们的寿命。只要我们选择健康、安全的方式生活,寿命肯定会比同龄人更长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