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玉环在老家动土建房,“冤案余波”也算正式开始退出“张家人”的生活视线。但是对于平行世界的宋小女来讲,却只能以“这个结局也挺好”为其画上圆满的句号。有不少媒体记者顺着采访的印象和日常的琐碎,为宋小女和张玉环勾勒剪不断的情愫和无法弥合的遗憾,意在强化悲剧感之外的人生不幸,可对于宋小女来讲,可能最好的结局,就是过去就好。

在一定程度上,宋小女在张玉环的“冤案余波”中,可谓褒贬不一,但却未必是最真实地显露。要知道,媒体因为一个镜头的恰当好处,就可以说“她眼里有光”,但却未必是宋小女最在意的地方。与此同时,张玉环在拿到“国赔”后,不少媒体记者依旧穷追不舍宋小女,但多半遭到拒绝。

说到底,宋小女和张玉环的故事,从张玉环被冤入狱开始,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所谓的“傲骨前妻”,也只是媒体舆论的一厢情愿。而回到宋小女的抉择中,可能一切都是“卑微的生存需要”和“无奈的就地挣扎”。

因为,我们都很清楚一个事实,对于国内的不少女性来讲,结婚的尺度里,摆在首位的多半不是爱情,而是能不能体面的生存下去,起码就20年前而言,这种认知是比较普遍的。所以,回到宋小女改嫁的问题上,完全可以进入现实主义序列,而非过多的阐释其中的情愫纠葛。

当然,我们并非否认宋小女和张玉环的感情存在,而是在冤屈未厘清之前,“杀人犯妻子”的标签已经让宋小女走向“社死”。因此也可以想象在张玉环入狱的那些年,宋小女是何等的不容易。从这个意义上看待“这个结局也挺好”,似乎更能读出宋小女历经沧桑后的真实心态。

不得不承认,那些看起来平静如水的气质,多半是被生活蹂躏后展露出的认命姿势。因为,就“这个结局也挺好”来讲,更像是加强版“都挺好”,它所蕴含的智慧里,如同《斯通纳》中传达出的“即使不能拥有完美的生活,所幸追求过完整的自我”一样令人无限动容。

要清楚,对于“冤案余波”中的宋小女来讲,媒体舆论始终处于“过度阐释”状态,以至于信息在后期的传播上已经完全陷入通胀境地。于此出现节外生枝的“质疑反扑”,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好在,宋小女在整个舆论的发酵过程中,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分寸感,所以才能全身而退,再次回到现任丈夫身边。

很多时候,媒体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之所以会设定人物印象,就在于为后期更好的传播打基础。尤其在国人的朴素观念中,如果丈夫“含冤入狱”,而且还能“有幸归来”,那么配上“傲骨人妻”简直就是人间美谈。只可惜宋小女已经改嫁,媒体只能退而求其次强推“傲骨前妻”的人设。

并且,对于张玉环的遭遇来讲,属于不幸之中的万幸,索性故事到最后怎么弥合都是没问题的。于是宋小女一登场,自然就收获万千掌声。但是掌声过后,舆论还是没有忽视她突然出现的用意,即便她根本没有特别的用意。所以,当她在面对张玉环的“国赔”分配上,也只能表现出强烈的拒绝。

另外,宋小女之所以说出“这个结局也挺好”,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意味:其一,前夫张玉环归来不易,也拿到可观的“国赔”,并且儿子都结婚生子,也算儿孙满堂;其二,时光难寻,物是人非,张玉环和她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能再续前缘,这终究算是此生遗憾。

就“其一”来讲,张玉环拿到“国赔”后,基本上可以把“张家人”的生活安排妥当,这对于长期深处贫困边缘的“张家人”来讲,也可算是较为重要的事儿(虽然代价深重,但却可称得上结局圆满)。所以,宋小女说出“这个结局也挺好”,更多是对“张家人”的祝福。

而“其二”的意味,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但却是宋小女和张玉环永恒的悲凄底色,他(她)们有没有爱情真还不好说,但就乡野婚姻的构建来讲,可以说是足够义气。而这也是宋小女再次走进张玉环世界的根本性推动,但却也意味着情缘已尽。

与此同时,人活得到底为啥?从张玉环和宋小女的悲剧故事里,我们既能看到人性的残酷,也能看到人性的温暖。因为在家庭生活的琐碎里,始终伴随着“生存问题”,“为你好的问题”,“都挺好的现实”,所以我们才会在探讨张玉环如何分配“国赔”的问题上,多次走向人情冷暖的现实主义轨道。

在这个问题上,不少人一度质疑宋小女和两个儿子突然出现的用意,也就是“国赔”已经触手可及,只差最后张玉环的再分配。这种质疑如果不论情感的浸润,总让人觉得人世冷漠,可对于张玉环来讲,可能他能拿得出手的也只剩下岁月代价凝结出的“国赔”。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对于宋小女来讲,算是最好的选择。张玉环自己是受害者,但是宋小女也因他的受害而受尽世间冷漠。所以,如果确信宋小女爱过张玉环,那么在某个瞬间也必定恨过张玉环。毕竟,对于所有人来讲,谁愿意摊上一个罪犯配偶呢,即便是被冤枉的。而绝大多数人,在命运面前,也只能接受“都挺好”,宋小女也不例外。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