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财政部发布了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至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5万亿元。根据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315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从支出来看,1至9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过19万亿元(190389亿元),同比增长6.2%。科学技术、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资料图】

金融持续强化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主要指标恢复回稳,积极因素累积增多。而三季度金融数据也显示,9月金融数据超出市场预期,多项指标持续回暖,体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持续强化。

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数据,7、8、9三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分别增加6790亿元、1.25万亿元、2.47万亿元,总量明显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也是历年9月统计数据的高点。

数据显示,9月份新增的2.47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中,1.35万亿元都是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一半。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董希淼:9月份企业部门贷款增长更加明显,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占比超过一半,一方面显示前期出台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正在落地见效,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企业长期投资意愿的提升,对未来经济形势的看法较为积极。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邮储银行六大银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六家银行今年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前三季度新增贷款总和超过9.53万亿元。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 田枫林:今年我们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坚持靠前发力。前三季度,我们的制造业、科创、绿色等领域的贷款增幅都超过了35%,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长近六成,充分发挥了国有大行的“头雁”作用,有力支持了经济大盘企稳回升。

数据对比 信贷投放促进相关产业增长

记者对六大银行今年新增的9.53万亿元贷款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对比国家统计局的三季度数据,发现银行的贷款对相关产业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金融护航实体经济的效果较为明显。

六家银行的数据显示,基础设施、制造业、普惠小微贷款、涉农贷款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等领域,是今年以来信贷投放的重点,而这些领域也正是国家统计局三季度数据中增长较快的行业和领域。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了8.5%、6.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6、2.4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贷款增幅分别是37.5%、30.5%、18%、34.2%和21.8%,在各类贷款中增速居前。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4%、13.4%。与之相关联的贷款中,除了制造业贷款高速增长外,多家银行相关领域的贷款也增幅明显。工行、交行前三季度战略新兴产业贷款增幅分别为59%、91%。

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总经理 田枫林:短期贷款会很快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体现出来,而中长期贷款则将支持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今年以来投放的贷款很大一部分还将对未来实体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金融“活水”助力增强市场信心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央行的最新调查显示,随着贷款投放力度加大,多项与市场信心相关的指标都出现了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全国银行家问卷调查显示,三季度贷款总体需求指数为59%,比二季度上升2.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0.6%,比二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贷款需求指数为61.3%,比二季度上升2.9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贷款需求指数为56.3%,比二季度上升2.5个百分点。

此外,三季度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上升到高位。45.8%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宽松”,53%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对四季度货币政策感受预期指数为72.7%,高于三季度0.4个百分点。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董希淼:这表明,随着前期稳经济措施加快落地,政策叠加效用已经显现,市场主体信心增强,未来市场信心和预期有望进一步恢复,保持经济和社会平稳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最新调查也显示,9月份,中小企业资金指数为101,比8月份上升0.3点,处于景气临界值100以上。

(总台央视记者 王雷 王楠 王瑄 张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