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金融数据延续1月份的强劲态势,广义货币(M_2)增速保持高位,新增信贷继续放量再创新高,新增社会融资则实现超预期放量。这表明,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信贷供需两旺,宏观经济正在加快恢复。
稳货币是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的重要基础,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的一个关键要求就是“稳”。宏观经济是一个不可中断的连续过程,货币政策主要是熨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总需求波动,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对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的破坏。货币政策要在力度上保持稳健,防止因“大水漫灌”带来过度投资、债务攀升、资产泡沫等问题;在结构上精准发力,通过优化结构增加经济的内生稳定性,保障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稳健货币政策将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发展较快、就业充分、物价稳定的优化组合。随着宏观经济和物价水平持续保持稳定,居民对未来收入、企业对未来经营、外资对经贸往来的预期更加稳定,有助于提升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良性互动循环的确定性,这将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使得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较小的政策成本来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始终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以稳应变,维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经济下行时不搞“大水漫灌”,经济回升时也不搞“急转弯”,用货币政策的稳定性应对内外部的不确定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意味着,面对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针对性,同时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稳”的基础上,还应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高质量发展增强“进”的动力。结构性货币政策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发挥总量、结构、价格三重优势,统筹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促进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倾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宏观经济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稳”的战略支撑和“进”的战略空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