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工作量过大,不加班无法完成”,“发生突发紧急事件”成职场人加班主因;16.1%的职场人所在企业已出台禁止加班规定……这是某求职平台近日发布的《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2022》披露的数据。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许子杰制作

“隐形加班”工作量难以精确计算

事实上,虽然一些企业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规定,但在移动互联情境下,“隐形加班”依旧如幽灵一般,依附在职场人的身上:工作量没有变化,却要求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公司做不完就回家继续。

“隐形加班”很难精确计算劳动者的工作,也就很难获得加班补偿。工作与生活不分,甚至时刻待命的工作状态,也不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

加班应得到进一步明确规范

什么样的“隐形加班”算违法之举?这需要建章立制,对此进行更加严格的区分。有关部门要集合多方意见建议,寻求“最大公约数”,达到民意的平衡点。

相关法规应对无节制加班重新划条红线,进一步明确定时上下班机制,将无限度地混淆工作与生活的界限,任性随意侵占员工休息时间,列为红线之一(当然要按轻重程度分等级)。

“加班等于努力工作”该休矣

对于很多在职场上掌控权力的人而言,“加班等于努力工作”这样陈旧、落后的观念一般难以清除。很多时候,企业的决策者只是迫于舆论或者监管压力,才不得已取消了明面上的加班制度,但在企业内部,鼓励加班的文化和氛围依然存在。

休息好,才能工作好。“隐形加班”侵犯劳动者休息权,以致员工得不到很好的休息,长期以往,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员工也没有多少归属感,甚至会出现怠工等抵触现象,最终受损的还是用人单位。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光明网、红网)

V视角:

@路人乙:打工人如果不时刻关心工作,谨防工作不关心你。

@春江花月:人要学会知足而常乐。

@熙飞源宇:有工作手机的路过。

@你看见的我是透明的:哈哈,我们要求24小时不能关机。

@打烊了:五分钟没回信息,电话就过来了。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对普通人来说,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如果工作把生活全占据了,那还有什么意思呢?当然,正常加班也好,隐形加班也罢,“打工人”能够选择的余地不是很多。但至少有一点我们能做到,脚踏实地,提高工作效率,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

【免责声明】315热线网发布的资料部分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网络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作品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电话:010-82072315,邮箱:caq12315@126.com。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上一篇

做好春耕与疫情防控不是一道单选题

下一篇

最后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