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个国家级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氢能板块迎来政策红利,氢能企业有望加快融资和扩张步伐。
【资料图】
近一年来氢能市场日益火热,据投资界数据,氢能行业融资事件38起,已披露金额超74亿元,而在二级市场上,数十家上市企业跨界氢能——有中石化、国家电投等国家队前锋;有知名汽车企业,如长城汽车的未世能源,上汽集团的捷氢科技;还有神华,兖矿以及晋煤集团等煤炭巨头,从制氢到车辆、氢能装备、储运设施等环节,深耕氢能十余年。山西的焦炭龙头美锦能源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已当选山西省氢能产业链“链主”企业,目前已完成氢能较完整产业链布局。
本次指南涵盖5大体系,具体到氢能应用上,延续去年初规划的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这将直接刺激燃料电池企业加速发展,而说到燃料电池,国鸿氢能值得关注——该公司在氢燃料电池堆出货量排名第一,占据了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超过一半氢燃料商用车配备了国鸿氢能的电池。
2023年上半年,国鸿氢能已然火力全开,欲强势上市。
2023年上半年政府招标(燃料电池汽车招标项目)中,在已公开确认的10家配套商中,国鸿氢能位列第一。
3月31日,国鸿氢能香港上市获证监会核准,将成为继亿华通之后第二家香港上市的的氢能技术公司。
5月22日,氢燃料行业领军者国鸿氢能在港交所二度递交招股书。
国鸿氢能就是美锦能源(以下简称美锦)向氢能产业链核心技术迈进的关键参股公司,站在美锦的肩膀上,国鸿氢能在制氢设备与氢燃料电池这两大氢能赛道间先锁定后者,并寻求打造氢能一体化产业链。国鸿氢能于2015年成立,作过三年的国外氢能企业代工厂,经历业务转型,技术突破,并履行美锦深造氢能一体化产业链的使命。
01曾高度依赖一家外企
在国鸿氢能成立之初,中国没有完全自主造出氢燃料电池的能力。
▲氢燃料电池的“心脏”,也是其造价高的关键(成本占60%)——电堆
当时电堆依赖进口,而国鸿氢能参股的云浮工厂,是国内电堆产能最大。2019-2020年,电堆是国鸿氢能70%以上的收入来源。
但是事实上,当时的云浮工厂,电堆技术是从加拿大氢燃料公司巴拉德购买,代替巴拉德生产电堆。同时,国鸿氢能将代工产出的电堆+巴拉德膜电极,组装出电池进行出售。
▲氢燃料电池的“芯片”,也是燃料进行反应的位置——膜电极
不过,国鸿氢能在一步步摆脱依赖他国技术与市场的运作模式,不仅减少从巴拉德采购膜电极,还不再向巴拉德出售电堆,致力布局中国市场。2022年上半年,国鸿氢能第二、第三大客户为两家国有企业,当期销售占比合计达到约53.6%。而在技术上,国鸿氢能已实现电堆技术国产化。
02一步步成长
2021年后,国鸿氢能减少电堆外销,而应用在自身电池生产上。这一年,公司将业务中心向电池偏移,从营收来看,公司业务转型相对成功。
▲国鸿氢能在核心业务转变后营收显著提升
此外,国鸿氢能有了内部的膜电极供货源——美锦旗下鸿基创能。鸿基创能开发了新的双面直接涂布、一体化成型、快速封装等膜电极制造工艺,膜电极良品率全球领先,除了为国鸿氢能稳定供应膜电极,还在国内外有超过80家燃料电池电堆客户。
在电堆成本呈现出下降趋势,氢电池成本进一步压低的背景下,国鸿氢能多次下调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售价。从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氢燃料电池电堆价格近乎折半。虽然国鸿氢能的毛利率和利润均出现明显下降,但其仍调低电池报价,力推氢能下游应用场景的扩张。
03一体化布局
国鸿氢能正与美锦共同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美锦打造制-储-运-加-用闭环生态链
在上游领域,美锦全资子公司美锦氢能配套煤制氢(灰氢)项目,国鸿氢能可依托于美锦经济的灰氢。同时在制氢设备方面,国鸿氢能科技将继续专注于电解水制氢设备的设计及开发。
在下游,除了面向企业降价,国鸿氢能也自身布局下游领域,与美锦合资成立上海翼讯创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供氢装备,氢燃料车辆(氢燃料电池平衡重叉车),以及车辆与设备智能检测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国鸿氢能的氢燃料电池主要应用于公交、重卡等商用车领域,而氢燃料车是否安全长期备受争论,国鸿氢能推出智能数据收集分析系统,对车辆及供氢装备的使用情况、状态进行跟踪,提高产品安全性,或可刺激下游需求增长。
受自身安全、成本等因素限制,市场还受锂电池主流产品挤压,不少氢能企业仍处在亏损状态,国鸿氢能也是烧钱持续。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国鸿氢能2020-2022三年共计亏损达11.91亿元。而报告期内,公司的销售成本分别为2.19亿元、3.30亿元和5.90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达到96.5%、72.1%、78.8%。从国鸿氢能如此高的销售成本也能看出,推广氢燃料电池的路是艰难的。
不过,国鸿氢能已表现出较大盈利潜力。
首先,招股书显示,公司毛利率在2021年显著提升,且2021、2022年均保持在20%以上,均超宁德时代毛利率,即是存在小幅波动,也与产品平均售价下降趋势一致。招股书还显示,公司成本控制能力强,公司在产品销售价格逐年减半以及成本业内最低的基础上,毛利率维持在行业内的第一梯队。
其次,国鸿氢能的高性价比优势,正吸引多地政府与其合作。例如与内蒙古当地政府合作多年,其电堆在高寒环境下重卡应用上已有实质进展;重庆园区项目持续推进,重庆首批氢燃料电池罐式搅拌车已投产。
当前,国鸿氢能车用电堆已交付5000辆,出货排名全国第一。对于公司未来的效益,国鸿氢能曾称,在公司获得足够的采购订单,销量将扩大到使其能够盈利的规模。
在技术方面,国鸿氢能已在广州成立研发中心,在天津、北京设立科技公司,还入驻香港科学园,逐步培养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的研发团队,从而保证了公司产品的质量可靠。国鸿氢能不断增加研发费用,此番港股上市如果成功,将为公司提供更多融资支撑。在此次递表港交所主板之前,国鸿氢能的市场估值70亿元。
原文标题:港股迎氢能第二股,国鸿氢能IPO底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