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82岁的杨老,突然左侧肢体无力,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脑梗死,需要行神经介入手术治疗,使狭窄的血管再通。8月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二科主任代成波及其团队,使用较为新颖的手术方式,从老人“手背”将支架放入颈部狭窄的血管,术后老人自行按压手背手术处,20分钟即止血,治疗的安全性、舒适性让杨老十分满意。
术后老人自行按压手背手术处,20分钟即止血。通讯员供图
脑部病从“手上”做手术
据介绍,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并且中国人群的终生卒中患病风险居世界首位。缺血性卒中在所有卒中住院患者中占 81.9%,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医疗负担。颈动脉、椎动脉及颅内动脉均可以为缺血性卒中发病的“犯罪”血管,部分患者经神经介入治疗可使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再通,避免再次发生卒中。
杨老就医后,医院磁共振检查结果提示右侧半球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在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后,医生建议做颈动脉支架置入治疗。老人家之前曾放过三个心脏支架,都是通过股动脉(大腿内侧)入路,因为年纪大,身体基础疾病较多,回忆起之前做完手术后1天都得卧床,非常难受,所以得知桡动脉入路目前作为一种常用的替代股动脉入路的治疗方法,主动提出要求从“手上”做手术。
8月22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二科主任代成波及其团队为杨老行经右侧远端桡动脉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远端桡动脉纱布压迫结合患者自助式压迫,即刻可以下床活动,次日出院。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代成波介绍道,神经介入治疗大多经过股动脉穿刺进行手术治疗。但经股动脉入路并发症率高,总发生率约2-8%,且部分并发症可危及生命或导致截肢风险,如后腹膜血肿、腹股沟血肿、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股动静脉瘘及股动脉闭塞等。
而桡动脉入路,目前作为一种常用的替代股动脉入路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更适用于髂动脉闭塞、血管迂曲的患者,且容易压迫止血,入路相关并发症低,术后舒适度高,可以早期下地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远端桡动脉(手背虎口处)入路是近两年开发的新技术,更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不影响患者手部活动,对于术者和病人舒适度明显提高,并且安全系数更高。同常规的桡动脉(手腕处)穿刺相比,术后发生桡动脉闭塞的概率显著降低。远端桡动脉穿刺后患者术后自助式压迫可以大幅缩短压迫时间,降低局部出血、血肿风险,显著减少护理方面的负担。”代成波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