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统筹城市乡村,整合各方力量,创新推行“一核引领、双线互动、三治融合、五化同治、八项推进”工作模式,全面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小网格”激发治理“大能量”


(资料图)

“最近风大,天气干燥,一定要注意防火。”“大妈,您身体怎么样?家里的药品够吗?需要帮助采买吗?”……在居安社区党总支东河网格党支部第十五网格天新家园网格,网格员轩宗华正在进行日常走访。每到一处,辖区网格员都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详细记录,及时提出整改要求。

罕乌拉街道辖7个社区3个联合社,根据街巷和居民数量等情况,以7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中心点,街道优化设置55个网格,配备网格长47人,专职网格员79人开展网格精细化管理服务日常工作。将基层党建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实现党建网格、平安建设网格、文明创建网格等“多网合一”格局,做到规模适度、体量相当、界定清晰、无缝衔接。

红色物业“点亮”民心

水龙头坏了、下水道堵了,噪音扰民、楼道杂物堆放……这样的情况在很多老旧无物业小区并不鲜见,但在汗廷社区怡景嘉园的居民眼中,这已经不是问题。“现在我们打个电话,物业公司十分钟内就能出现来帮忙处理。”居民路金玉说。去年,汗廷社区党总支成立了汗廷社区“红色物业”服务站,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推动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

阿鲁科尔沁旗创新社区党组织领办、国企领办等方式,逐步消除全旗三无小区。深入推进红色业委会建设,街道党工委全过程把关指导业主委员会组建、选举、换届,优先推荐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等通过法定程序进入业委会、担任业委会主任,保证业委会成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60%,党员业委会主任达到100%,业委会党组织达到25%。红色物业从化解居民邻里矛盾、物业纠纷等问题着手,更好地为居民服务提供平台,促进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和谐发展。

积分“攒”出好风气

走进双胜镇三座山村孝老爱亲服务中心,六七个老人围坐一起有说有笑。64岁的志愿服务队队长张金玉臂带袖标正在对每一位进入大厅的人员查验积分。根据村民积分制管理,只有季度评分积分达到90分以上的才可以进入活动中心进行娱乐活动及享受看护服务。

三座山村将闲置空房改为活动用房,每天分派两名党员志愿者照料老人们的生活。活动室内,乒乓球、台球案、棋牌桌应有尽有,四个房间八张床可供中午子女无法照料的老人休息,在这里,每天中午可以免费吃到一菜一饭。最多时,活动室有50余名老人在这里进行娱乐活动。

“阿鲁科尔沁旗将基层治理量化为50项正向积分、68项反向扣分、12项奖励加分,建立群众积分和嘎查村干部、党员、网格员、村民代表等村级岗位人员岗位积分的‘双积分’治理模式,按积分兑现爱心超市商品、集体经济收入分红、村级社会化服务等,建立党群积分管理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由‘外部推动’向‘内部驱动’转变。”阿鲁科尔沁旗组织部副部长图格木乐介绍道。

“我今年参加了很多次的村里志愿服务活动,网格员每次都为我积分,这不,我用自己赚的积分换了一桶油。东西不在多,但心里觉得非常自豪。”先锋乡的马艳文手里拎着一桶油笑呵呵地说。

三治融合 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在新民乡厚德村党支部,一面由村民张文平送来的“守初心情思百姓 担使命为党增辉”锦旗挂格外显眼。几个月前,张文平数年的土地纠纷被村党支部书记白相国带人实地测量,用“数据”找回来了。厚德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施党员积分管理,扎实开展惠民工程。

2018年以来,厚德村始终坚持重大事项决策和重大资金使用必须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对因行动不便不能参会的,由网格长到家中征求意见,会议表决人数达到2/3以上方可通过实施,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对决策结果及时公开,在阳光村务平台、公开栏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网格长在网格内即时公开,代理会计在微信群实时公开,每一笔业务每一笔钱细致透明,有据可查,2018年以来厚德村无一例村级事务上访事件。(王丽超、张祥熙)

推荐内容